首页 > AG新闻中心 > 公司新闻

凯发会员官网|生存还是灭亡:今起三洋股份转让完毕

发布时间:2025-10-15 18:08:53    次浏览

速途网3月31日消息(报道房雅楠)今日,三洋电机将其在日本最后的子公司“三洋鸟取技术解决方案公司(三洋TS)”的所有股份转让给一家专用公司——JIA。据悉,JIA主要由投资基金公司来运营管理基金。日前有报道称,三洋或将从今日起正式退出历史舞台。但据速途网了解,2000年日本三洋电机株式会社与中国原荣信达集团等公司,合资创办合肥荣事达三洋电器股份有限公司。并于2014年被惠而浦(中国)股份有限公司所收购。也就是说,“三洋”和“SANYO”的使用权归惠而浦(中国)股份有限公司所有,商标也将长期持续使用至2019年,届时,再议续约事宜。行业巨头前世今生三洋(SANYO)是日本一家有60年历史的大型企业集团,产品涉及显示器、手机、数码相机、机械、生物制药等众多领域。三洋电机是日本Panasonic旗下的电器公司,由井植岁男于1947年成立,并于1950年组成株式会社,1954年在大阪证券交易所及东京证券交易所上市。到了1960年代,三洋已确立其家电巨头的业内地位。1979年设立三洋电机贸易株式会社北京办事处,开始正式进入中国市场,并分别在北京、上海、广州举办活动。2002年度三洋电机株式会社的合并报表销售额达2兆247亿日元(152亿美元),拥有海外关联公司158家,在全球开展业务。先后与美国柯达公司、韩国三星、中国海尔等公司进行合作。对于中国用户来说,三洋家电就是精工制造、变频技术的代表。对于电器同行来说,三洋就是不可撼动的劲敌。然而,2006年12月,由于电池质量问题,三洋宣布召回130万块手机电池。2007年3月,联想和美国消费品安全委员会联合宣布,将主动召回20万块三洋生产的笔记本电脑锂电池。2007年5月,通用电气获得三洋电机信贷公司的全部股份;2008年1月,京瓷收购三洋手机部门;2008年11月,松下宣布收购三洋电机,将其子公司化;2011年3月29日,拥有57年上市历史的三洋电机从东京证券交易所退市。同行劲敌为何陨落曾叱咤电器市场60余年,深刻影响海尔、三星等电器公司的行业巨头,为何一步步走到这般田地?由于三洋为家族掌权,因此井植家族与管理层之间的矛盾,突出到忽视了企业的利益。虽然曾任日本三洋电机株式会社社长的井植敏试图打破这种局面,但也已失败告终。与此同时,三洋的业务与革新也布满阻力。20世纪90年代至2005年,三洋以其生产质量高、零配件供应完备的优势,开始花大精力为其他企业代工生产。这项业务为三洋带来的巨额利润也让三洋丧失了创新与转型的动力。随着市场形式的变化,代工产品过剩成为三洋最大隐患。就连曾与三洋合作的三星内部某高层都评价道“以前是三星为三洋的电视机制造代工,现在三洋连为三星液晶电视代工的资格都没有了。”三洋如今留下了什么从今日起,日方在资本层面退出三洋,惠而浦(中国)掌握使用权。在惠而浦看来,三洋并非弃子,因为三洋在中国已是运作多年的成熟品牌,好好运用,仍有发挥空间。它将和惠而浦、帝度、荣信达一起,作为惠而浦(中国)冲击中国家电市场的战略性手段。但更多的,是对于整个家电行业的警钟。